近日,在武昌區首義路街道江零社區舉行的志愿者表彰活動上,22名“社區最美志愿者”除了收到一本沉甸甸的榮譽證書之外,還收到一份特別的禮物——由8家公益志愿商鋪提供的商品和服務兌換券。
創新積分獎勵機制激勵志愿者、倡議街區商鋪加入志愿聯盟、多方聯動開展“敲門行動”溫暖困難群體……一項項舉措構筑成的志愿互動循環,是首義路街道為共同締造理念落地生根所進行的重要嘗試。
黨建引領“專業+志愿”補短板鍛長板 首義路街道地處武昌老城區,近年來,在湖北省民政廳等各級部門的支持下,街道堅持黨建引領,把加強基層黨建作為貫穿基層治理、引領基層治理、保障基層治理的一條紅線,依托省級支持志愿服務創新試點項目,通過激發“五社聯動”機制活力,強化基層社會治理的群眾主體地位,運用共同締造理念調動起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的積極性。
引入武漢愛熙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專業力量為支撐,首義路街道建立起以江零社區社工站平臺為原點,輻射八個社區的“專業服務+志愿引導”居民深度參與基層治理新模式,力爭在現有基礎上錘鍛升級“實”字托底的志愿服務體系,補齊短板,擴大優勢。
定期開展的主題黨日是街道黨員干部、社區工作者和社工們充電蓄能的重要契機。在主題黨日上,多方匯聚一堂,強化組織建設,加強理論學習,堅持問題導向,匯集群智為社區找準痛點、聚焦重點、攻克難點。借助主題黨日的凝聚力,在共同努力下,首義路街道組建多支具有專業服務能力并由黨員帶頭的居民志愿服務隊,激活了志愿服務積分激勵體系,搭建起志愿服務與公益商鋪兌換網絡。
激發內燃動力 讓“施展神通”更富影響力 志愿服務攢積分,積分有獎勵。黨員群眾志愿者的活不白干、汗不白流,參與社區各項工作的干勁也越來越足。
“從2022年10月開始,志愿者積分除了可以定期兌換街道社工站鏈接的物資、服務、培訓外,還可以在街區公益商鋪隨時兌換服務或商品。”社工劉伊寧說,志愿者參與服務的時長以積分形式體現,能促進大家比學趕幫超,增強志愿者們的內燃動力,而將志愿服務時長量化統計,更是擴大了發揚優秀志愿者模范帶頭作用的積極效果。
江零社區黨員李啟珍從武昌火車站客運車間退休以后,在街道社區的支持下投身于武昌區社區教育學院首義路街道分校的建設,身體力行從“0基礎”學習摸索出建立社區學校、開展社區教育的一整套體系,獲得居民們交口稱贊。李啟珍還依托校內資源組建“樂為志愿服務隊”,成為江零社區志愿服務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服務隊的一員,李啟珍總是活躍在各項志愿工作最前線。
社區教育與志愿服務兩手抓,李啟珍只用一句“這是我應該做的”輕描淡寫自己的付出。2022年國慶節前夕,在首義路街道志愿商鋪聯盟的第一場兌換活動中,李啟珍和近十名志愿者在致美口腔首義路店接受了免費的專業口腔保健診療服務,常被忽視的健康盲區得以掃清。
除致美口腔首義路店以外,還有其他7家商鋪也先后加入了首義路街道志愿商鋪聯盟,為志愿者提供商品或服務兌換,涉及商超、餐飲、醫療、體育運動等各類生活服務行業。
“我們將持續暢通優化志愿互動循環,同時也希望獲得獎勵的志愿者影響更多人,讓居民在基層施展神通。”劉伊寧說道。
與黨員干部同步速 助力基層治理現代化 鏈接社會資源激勵志愿者,也為困難群眾送去溫暖。2023年1月中旬,突如其來的雨雪降溫天氣讓不少未做好準備的武漢人瑟瑟發抖。然而,街道社區和愛熙社工們早已提前籌劃,鏈接社會資源,準備了數百雙過冬棉靴,一部分作為積分獎勵兌換給志愿者,另一部分則通過“敲門行動”送到困難群眾手中。
志愿者韓先生剛領完自己的棉靴,就加入到街道黨員干部和社區工作者為困難群眾送棉靴的隊伍,他說,很欣慰自己做的工作能夠被組織看到,希望通過他的服務,能讓更多困難群眾感受到組織送來的溫暖。穿著防滑防水的保暖棉靴,韓先生在飄雪的社區小路上走得穩穩當當。
在首義路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有一面“首義群星”榮譽墻,上面展示有十余位工作或生活在首義路街道的楷模。其中有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黃旭華院士這樣蜚聲海內的重量級人物,也有李啟珍、鄧伍泉、熊山槐、胡永和等為社區基層治理作出貢獻的志愿者們。
“自湖北省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以來,作為基層工作者,我們一直在思考志愿者和志愿服務組織所承擔的角色。”首義路街道有關負責人說,發揚新時代首義精神,不斷完善“五社聯動”機制,創新活化已有志愿服務體系,搭建足夠寬廣的平臺讓居民以志愿者身份唱主角,是立足街道社區實際,做好共同締造工作的應有之義。
目前,作為省級支持志愿服務創新試點項目的重心,江零社區先后榮獲“全國社區學雷鋒志愿服務聯絡工作示范站”“全省百佳居民委員會”“武漢市五星基層黨組織”“全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點線面環’志愿服務環”工作法入選武漢市“優秀城鄉社區工作法”。
街道有關負責人表示,轉變傳統志愿服務體系中“上帶下”的刻板關系,組織和發動居民志愿者與黨員干部同步速前進,相信通過良性、可持續的志愿互動循環,居民將賦予推進社會基層治理現代化更多活力,成為共同締造“首義美好生活共同體”的中堅力量。
責任編輯:崔鳳霞 標簽:積分兌換,志愿服務,基層治理